乐博体育留学机构的开创者:从南洋的创立过程浅谈晚清留学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9-18 05:12:55

  乐博体育乐博体育晚清时,面对列强的频繁入侵,清政府节节败退。在几次交锋战败之后,清廷深刻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一些人将清廷的孱弱归结为教育制度的落后,别国新式教育的兴起。在这些人看来,国家的弱,就弱在人才短缺上,因此,培养人才成为救国的最重要问题。这一提议得到清廷的赞同。因此,随后便产生了一些新式学堂。

  当时有很多官员提议,派遣学生去往国外学习,了解国外政治与经济模式,再结合当时国内的情况,回国发展。这样做,首先是缩短了人才培养的时间,直接借鉴,用别国先进的政治与经济模式影响我国留学生;其次是避免了走弯路,当时清政府对现代工业不甚了解,多数人认为“工业救国”,想要尽快发展现代工业,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办法。

  清代时,所谓“南洋”,指的是华东沿海一带,主要是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而“北洋”则是指江苏以北沿海各省。南洋公学由盛怀宣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创办于上海,它与北洋大学堂是我国近代史上,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大学。

  南洋公学被称为“留学生的摇篮”。从创办之初的1898年,到1905年期间,南洋公学总共出资派遣了7批留学生去世界各国学习,人数总共有47人之多,分别去往日本、欧美等国。这一举动开创了清末留学之浪潮,在选派学生、学业管理和回国任用等方面,南洋公学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为以后的留学教育作出了重要的铺垫。

  盛怀宣在创办南洋公学时,主要是希望培养法律、政治、外交、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1897年,南洋公学设置师范学院及附属外院。从1898年起,南洋公学逐渐开设中院和上院,其中中院就相当于如今的中学程度,而上院就相当于如今的大学专科程度。为了培养各领域人才,南洋公学先后开设了政治班、铁路班、特班、商务科。从小学到大学,南洋公学提供各层级教育,是一所综合性强、教育程度一体式的学校。

  创办一年后,南洋公学即归属商部,学校名称也改为商部高等实业学校。顾名思义,随后该校开始侧重理工科,之后又改名为交通大学。受限于资格合格的生源和教师,上院的开设被一再延期。在这样尴尬的处境下,南洋公学决定开始资助派遣留学生。

  创办人盛怀宣认为,“一齐人傅,不如置诸庄岳,是以派遣出洋尤为要著”。他认为,当时的中国要走向强大,必须要加强教育;要加强教育,就要锻炼人才。而派遣资格合格的学生出国留学,就是锻炼人才的最便捷途径。早在创办南洋公学之初,盛怀宣就指出:“择其优异者,仿日本海外留学生之例,给官费就学外国或就试于各国大学堂,以扩见识,而资大用。”可见他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的想法早就存在。

  清廷深刻反省后留学教育,决定学习日本,以期强国。清廷命各督抚选派学生前往日本,收到诏谕后,盛怀宣等人选派了六名学生赴日本留学。这是留学日本的开始,在之后的留学浪潮中,清廷将有数万名学生赴日留学。1898年,南洋公学派遣的赴日学生雷奋等6人,与浙江求是学堂和湖北自强学堂的学生一起出发。

  自从盛怀宣等人遵诏清廷办法的这一诏谕之后,派遣学生出洋留学便成为各公学必须要完成的事宜,这当中又以南洋公学最为繁荣乐博体育。1900年12月,师范类学生章宗元,和已经留日的学生胡礽泰,受到公学资助,前往美国留学。1901年,王宠惠师生得到公学资助,去往美国留学。这两次清廷总共派遣了11名学生去往美国留学,他们是既留童之后,最早的一批留美学生。1901年10月,中院毕业生曾宗鉴等四人得到公学资助,去往英国留学,自此后,留学欧洲的大幕即被拉开。

  从这些学生所选择的科目来看,前往欧美各国的主要是选择工科为主,前往日本的主要选择文教类为主。1902年,吴治俭受公学资助去往英国学习钢铁工程;1904年,程文勋等12人受公学资助,去往比利时学习商务、路矿。这一批学生是人数最多的一批留学生。之后,公学又资助派遣了第三批去往美国的留学生,而这一批也是最后一批留美学生。

  从籍贯来看,南洋公学派遣的47名留学生中,以江苏为最多,人数为25人。其次就是广东,人数为13人。另外浙江8人,最后是福建1人。这是由于在清代末年,相比较其他地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人们的思想也更加开明,这一点体现在教育上,就是留学生籍贯的构成表现。

  47名学生中,资料上记载了其中45人的年龄。取平均值,留学生的年龄为22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是教习吴治俭,时年29岁;年龄最小的是中院学生富士英,时年16岁。二人相差13岁之多,却同为南洋公学派遣出国留学的学生,可见在留学生中,年龄相差是比较大的。

  清廷规定,南洋公学出资派遣的留学生,学习时长为4年。这段时间内,学生应完成本科课程,之后回国任职。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各留学生花费的时间却并不相同。留学三年的有5人、留学5年的有9人,留学6年的8人,留学7年的12人,留学10年的1人,只有12人在4年内完成了本科课程并立即回国。

  有的留学生完成了本科课程之后,还希望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对于这样的学生,公学一律允准,并继续资助。这些学生在国外继续深造 ,学成之后回国,为晚清的教育增添了一抹不可忽视的色彩。

  想要留学生学有所成,不可忽视的就是选派资格的选拔缓解。盛怀宣在创办之初就提出,筹措经费和选拔学生是确保留学效果的最关键环节,并且相比较而言,选拔学生更加重要,也更加有难度。在《资送学生出洋游学片》中,盛怀宣说:“深知学生出洋游历之益,一则学堂功夫须有七八年,普通学已成或将成者,方能得益,而甚难其人。一则经费每人每年约需银二千两,连川资书籍,造就一人非万金不办。如普通学未成,难入其高等学堂,而以一人赴外洋肄业之费,可资中国学堂数人之费,是以选择学生更难于筹给经费也。”

  按照这封奏折所说,盛怀宣首先将资格定义为具备七八年学堂功夫。这样定义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学生在国内的文化水平,如果文化水平过低,那么与别国的高校根本无法衔接,这样就失去了留学的意义。然而实际上,由于师资匮乏导致上院一缓再缓,公学选拔人才时也逐渐降低标准,甚至于具有“普通学已成或将成”就可以称为候选留学生。

  在清朝末年,为了向世界各先进国家学习,实现民族自强,进行教育改革,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是当时教育的一大风潮,而南洋公学作为“留学生的摇篮”,引领了这一潮流多年。南洋公学响应清廷号召,在实际选拔留学生时,也设置了切实可行的标准供后期参考。

  这一标准虽然在当时没有得以实现,但是在后来却很有意义。虽然在派遣留学生时,南洋公学走了一些弯路,但是这些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用在了后来,使得留学模式逐渐趋于成熟,对于晚清留学浪潮,南洋公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