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制药的老板猛砸650万美元把女儿送进斯坦福大学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但恐怕没有多少朋友知道美国总统拜登曾给某中国金融机构的高管的孩子写过推荐信。这不是坊间传说,而是被美国主流媒体所证实了的事实。除了升学之外,也听说有国内某土豪为了让儿子进入华尔街某私募基金公司,直接给这家基金管理公司投资了数亿美元,前提是让自己的儿子进入他们公司。这是权贵们的玩法。当然,有时候普通家庭也能冒出奇才,我们也都见过一些天赋异禀自带能量的孩子仅靠自己的天资和努力实现人生辉煌的故事。
但这些毕竟都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家庭,财力和社会资源都有限。而我们的孩子,无论我们如何盼其成龙成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孩子:他们虽然也求上进留学教育,但也贪玩;对一些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也谈不上天赋异禀,也没有持久钻研的决心。他们的留学/教育策略怎么设计才是最好?
提出这个问题的一个隐含的假设就是:聚光灯之下的明星故事对普通家庭的普娃参考价值不大,甚至常常有反作用。电影里的王子公主的故事看起来美好,但童话故事经不起细究,更不能当作我们常人效仿的模板。另外,我这里也用了“教育”而不仅仅是“留学”,是因为本文所探讨的问题不仅适用于中国的孩子,也适用于在美国的华人家庭。美国华人家庭绝大多数也是这样的普通家庭:虽然他们很多人父母都是清北交复的高材生,但代际遗传时智力均值回归的自然规律让他们的孩子在智商上也不见得有多高,而且美国生活成本高昂,即使夫妻二人的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刨去每年的联邦税和州税、房产税、保险和每年四五万美元的孩子的私校费用,可供支配的余额其实也不多。无论你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供养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都是不容易的。那么,账户余额和娃的智力余额都有限的家庭应该如何规划孩子的教育?这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
第一条,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要领就是要尽早找出孩子的优势和感兴趣的领域,为孩子的升学和未来职业找到大致的方向。我们平时可能只注意到不同孩子的天赋差异是巨大的,但实际上,即使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方向上的天赋差异同样巨大。
上图是某孩子的能力结构图。以此为例,我们能看到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都很不错,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比较弱,这样的孩子显然就更适合学习文科。
问题是,我们作为家长怎么能知道孩子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怎么样呢?说起来也很简单:自己花点时间教一下自己的孩子就很容易摸清的。当然,我们同时也要明白:孩子的认知能力在青少年时期是有很大的可塑性的,也不要轻易下定论。正确的做法就是在给孩子找到一个初步的方向后不断观察随时检讨反思和调整。
给孩子找到潜在的方向非常重要,因为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现代社会每个人最终都是依靠自己的优势领域立足。如果在错误的方向上使力,就如同在没有水的地方挖井,家长和孩子都将不可避免遭遇压力和沮丧。朗朗的父亲当年如果非要把孩子往韦神的方向培养,这个世界肯定会少一个钢琴家,多一对失落的父子。
尽早发现孩子的优势领域并确立大致的未来学业和职业方向,能帮助家长和学生在嘈杂的环境中保持定力。大家都跟风时,你可以对娃进行长期而专注的投入。这种持久专注的投入,积累到一定程度会爆发出超乎想象的力量,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竞争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优势领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需要在这个学科上有多强,只需要比其他学科强就行。也不必在意别人家的孩子在这个学科上比自己的孩子强。世界足够大,不必在意多一个竞争者;生命也足够长,不用纠结一朝一夕的优劣得失。
第二,就是要培养最核心的、最通用的最可转移的能力。经常看到一些普通家庭的父母倾注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去培养孩子在一些冷门方向上(例如壁球)的竞争力。他们希望孩子可以凭此进入名校。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策略。这种能力的可转移性太低,对孩子的长远发展缺少全局性的作用。
应该说,适量的体育运动对培养健康的身心品质和拓展社交都是有很好的益处,但把它当做一个敲门砖往竞技体育的方向培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竞技体育的胜负都在毫厘间,而这毫厘之间的差距却是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和资金。很多人只知道体育在美国火,但他们不知道这个“火”也就局限于学校阶段。从学校毕业后,要么进入职业队,要么上班工作。中国学生能进入职业体育的,全世界范围内也屈指可数;而一旦选择就业,那么孩子苦心经营的体育特长就基本上失去了价值。不光是竞技体育,文艺才艺类也是如此。除非走上专业的道路,否则在这个领域上的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家长一定要三思后行。
那最核心最通用的能力是哪些呢?我个人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英语读写和交流能力,扎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优秀的批判思考能力、计算机能力都算。在上述方向进行投资总是没错的。
很多家长一听到名校就兴奋,就立马来了想要鸡娃的冲动。虽然他们嘴上也会说合适最重要乐博体育,但真是知易行难,其实内心深处对名校是没有免疫力的。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孩子和家长双双累到在鸡娃的路上,最后名校未得到,却痛失了本来可以岁月静好的好多年。
这些家长,除了一部分因为满足自己的虚荣的需要,大部分都把名校简单等同于接孩子更好的成材机会。他们的理由是:你看,无论是从事业的角度,还是从考取美本名校的角度来看,名校的优势都是非常显著的。他们会如数家珍地报出这样的数字:菲利普斯安多福高中每年进哈佛的10多个,耶鲁的10多个,普林斯顿的10多个,斯坦福的10多个,多少个财富500强的CEO都是哈佛校友...但他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些学校招收的本来就是一群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成功到底是自身的优秀是主因还是因为学校的教育是主因?这样的问题也许永远无法给出一个决定性的结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再好的学校,无论是哈佛大学还是菲利普斯安多福高中,都有大把失败的学生。有菲利普斯安多福中学为例,该校2021届毕业生中的某中国学生,原本是国内一线大城市某顶尖中学的学霸,在录取了安多福之后因为在人文学科方面始终无法跟上学校的要求最后仅录取了佐治亚理工这个档次的学校。
我们可以这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孩子的学习能力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常量了,而不同学校的学术竞争压力则是一个变量。随着学校的竞争压力的变化,孩子的学业表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什么样的环境是最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最大的学术潜能呢?我们考虑两个极端的情况:如果孩子的学校的学业毫无挑战性,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学习,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将无法得以充分施展,这时候我们说这个学校不适合孩子;另一个极端情况是孩子所在的学校挑战性太强,孩子难以应付,那么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会因为过度的压力而遭到压制,自信心也受到伤害,这样的学校显然也不适合孩子。既然太差的学校和太好的学校都不适合孩子,那必然在中间有一个点,在那个位置上孩子的学术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就是我们应该努力寻找的最适合孩子的学校。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把孩子的学业表现和学校的竞争程度之间的关系作成图,大概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在最适合的这个点上,学校的学业既有相当的挑战性,学生在适度努力后可以保持优秀的在校成绩,同时又有余力可以在自己所感兴趣的学科方向上进行自主学习持续积累。如果学校的课业过重,竞争压力过大,学生疲于奔命,在孩子感兴趣有特长的方向上持续积累这样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所以,从我个人的经验看,中国家长和学生更多是被名校所累。很多本来在Stem方向很有天赋的学生,因为进入了非常强调文理兼备的传统精英学校(如哈佛、耶鲁、菲利普斯安多福),反而特长没有得到发展。这样的孩子,如果进入了一个不那么精英的大学,他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应对学校的课程,然后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潜心钻研,做出一番成就。恐怕也正是这个原因,我观察到这么一个现象:自从2000年的美本留起,我几乎没有看到有毕业于哈耶普斯的中国留学生在学术和科技领域做出重大的贡献。
所以,还是放下虚荣,抛弃名校的执念,给孩子留出余地,让他们可以有起舞的空间。
教育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有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复杂不可捉摸的一件事。有多少人做赢了事业,却输掉了孩子的教育。变量太多维度太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家长因为自身的知识视野之局限,加上情感的因素,导致很难对自己的孩子作出客观的评估,因而也没法给到孩子最好的规划。我是一名国际教育从业人员,同时也是两个男孩的爸爸,所以我您也是同路人。通过这个平台,我把自己进行中的思考和实践和大家分享。如果您从中能获得丝毫的启发,那就是我最大的宽慰。